close

一、前言
人是活於歷史之中,只有在時間的脈流裡,人們對於自身的認識才有了「真實」。
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,近代的中國面臨著軍事、經濟、文化與價值的變局,逼使知識份子重新面對自己的歷史,「批判」和「懷疑」自己的歷史就成為學術圈的主要氛圍。
本篇三大討論重點 P70
藉由王國維的看法,指出過度「疑古」和「信古」恐非合理的研究態度。
舉勞思光和牟宗三兩位先生對於《中庸》的觀點為例,說明面對古代文獻,「信古」和「疑古」的態度如何可能地影響到學者的判斷。
說明「出土文獻」對於今日的古代思想研究的重要性。
     疑古思潮   p71
宋代不僅在「理學」的思想有高度的發展,「經學」的研究亦有重大的變化,此即「疑經」風氣的形成。
屈萬里先生曾指出此時的「疑經」,可分為三種情形:
懷疑「經義」之不合理。
懷疑經書的作者。
懷疑經文的脫簡、錯簡、訛字。

p70
顧頡剛在其《與錢玄同先生論史書》中,透過對於上古人物—「禹」的真實性之懷疑,以及「層累造成說」的觀點提出,揭開了影響深遠的「古史辨運動」。
層累造成說:
第一,「時代愈後,傳說的古史期愈長」。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,到孔子時有堯舜,到戰國時有黃帝神農,到秦有三皇,到漢以後有盤古。
第二,「時代愈後,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」。如舜,在孔子時只是一個「無為而治」的聖君,到〈堯典〉就成為一個「家齊而後國治」的聖人,到孟子時就成為一個孝子的模範。


王汎森《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》p72
「價值」與「事實」不再應該「合一」,而應「分離」。
提出兩種研究方式:
1.將古往今來的載籍文獻「對象化」。
  客觀面對文獻,將文獻視為「知識對象」
2.把一切研究對象「歷史化」。
   把「神聖」性的文獻「俗世化」,不再採「絕對」的相信態度。
    信古   p73
被視為是保守與傳統的象徵。
面對古代文獻採溫情態度,被「新」型學者攻詰。但不能代表「傳統型」的學者會是毫無保留地全然「信古」。
在此氛圍下,「疑古」代表現代,是進步的象徵;「信古」則是保守,代表退步。


 王國維《古史新證》p75
指出「史實」和「傳說」間的混合。
針對「信古」和「疑古」均加以批評,尤其是集中於「疑古」的批評。
提出「信古」之過:
  汲冢所出《竹書紀年》,皇甫謐作《帝王世紀》,為五帝三王畫加年數,後人乃後取以補《太史公書》。
(至於近世乃知孔安國本《尚書》之偽,《紀年》之不可信。)


提出「疑古」之過:
堯、舜、禹之人物而亦疑之。
於古史材料未嘗為充分之處理。
自許為進步思潮的疑古學者,為了證明自己解釋歷史材料的客觀性,常常以否定「歷史舊說」來顯示自己的優越,所以在面對「古史材料」的態度上,已然失去原本的「客觀」。導致未被證明的古史一概在否定之列。
  
王國維「二重證據法」p76
讓「地下出土材料」與「紙上的歷史材料」相互參證。
廖名春:「王國維研究『地下之新材料』不是為了從根本上推翻『歷史舊說」,不是專用『地下之新材料』來打『紙上之材料』的屁股,而是『補充』,補充、修正、印證『紙上之材料』記載的『歷史舊說』。」
p77
分析「材料」時,「時代先後」、「真偽」等是學者討論的重點。
至於分析「材料」的意義,可以分成二個層次:
第一層次:存在著一個「客觀」的事實,以此基礎來評判研究成果較容易取得「共識」。
第二層次:「主觀」的意見,從文字層面的理解到意義面向的闡發,其中可以有許多模糊的空間及層次的不同。

 P77~78
對「材料」的「時代先後」或「真偽」的討論,並不必然能為確定第二層次的「意義」疏解。
對「材料」的「意義」詮釋,也難以完全有效地以之來判斷材料的「時代先後」、「真偽」等問題。
故在運用不同層次之間的討論結果,態度上要謹慎小心。
一部《中庸》,各自表述  p79~p80
宋 朱熹認為《中庸》標誌著儒家「道統」的正傳。自堯舜之後的「道統」之傳,「子思」正處於上承孔子,下接孟子的中介角色。
清儒認為《中庸》一書與孔孟論旨不侔。
姚際恆:「然則好禪學者,必尚《中庸》,尚《中庸》者,必好禪學。 《中庸》之為異學,其非予之私言也,不亦明乎?」

《中庸》的年代與學說屬性P80~p81
高柏園:「當代以前諸家之疑《中庸》為晚出,基本上不出思想內容及文體語詞兩大類。降至當代,學者所提出之種種說法,則不僅止於思想內容及文體語詞之討論,而涉及《中庸》義理性格的衡定問題。」
勞思光vs牟宗三
勞思光對於《中庸》的傳統說法,如作者為子思,或是真正繼承孔子之學等,抱持著較為明顯「懷疑」態度,認為《中庸》並非「儒學發展系譜」的「正統」。
牟宗三對於《中庸》傾向接受舊說的「相信」態度,確認《中庸》在「儒學發展系譜」中的「正統」位置。
p81
勞思光認為:
 (一)就文體論之。
 (二)就文中詞語論之。
 (三)就思想特色論之。
《中庸》以「天人之說」重新解釋「心性」及「價值」,以「人」 配 「天」,將價值根源  悉    歸於「天」,,實與孔 孟之學有異。
故確定《中庸》一書晚於孟 荀,大抵成書於秦至漢初的階段。
作者可能是漢儒中雜混陰陽家、道家之說者所為,而非真正承繼孔 孟「心性論」立場的純粹之儒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ck36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